我承认,我是个比较自恋的人,总是在想自己是不是人间绝世的宝藏。直到有一天,我惊觉,自己的来贷额度才350,这让我意识到,原来自己在银行眼里,也就是一个350的水平。
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海风轻拂,我在海边漫步,突然接到电话,电话那头是银行客户经理,他貌似很热心地告诉我,他们很荣幸地通知我,我的来贷额度为350。我心里面想着,真是个好消息,应该庆祝一番。但当我打开手机,看到显示的额度时,先是一怔,随后是一脸懵逼。350?难道是银行搞错了?或者银行认为我只能借到这么点钱,他们才是对的?
作为一个勤俭持家的“青年”,我深知自己的信用记录是良好且合理的,偶尔借贷也是用来支付必要的生活开销,再加上我平时的消费都相当理智,从不乱花钱,所以我认为自己的额度理应过得去。
就如同我人生的一次大胆实验,我决定对此进行一番“调查”(其实也就是可怜巴巴地上网搜了搜)。我开始了解,额度的高低一般与个人的一些基本信用记录和财务状况相关联。比如个人收入、工作稳定度、负债情况等因素。心里默念了一下自己的背景,我就知道自己可能是被那该死的“负债情况”给坑了。
虽然平时我过得还算宽裕,但自从开始炒股后,我时不时地会借钱来投资,再加上我对信用卡的使用也有些随意。每次看到“免息期”这几个字,我就忍不住想,干嘛不用白不用?要知道在银行眼里,我这场面还真有点尴尬。我竟然在用信用卡的免息期来搞个人投资,这简直是跳梁小丑版的理财大师!
由于我投资的项目一直不太靠谱,而这些投资的负债,也已经悄悄地累积了一些。这些,都是银行评估我信用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。我不能怪银行,毕竟,信用额度的评定,他们也是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来综合判断的。
为什么我来的额度只有350呢?我的朋友们要么是高薪的白领,借5000没问题,要么就是那种手握大额存款,借100万都有余的富豪。只有我,默默无闻的中产阶级小透明,连一个还算体面的额度都拿不到。我想,或许是因为我太低调了,没有引起银行足够的注意吧。
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我决定采取一些措施,比如,我会减少信用卡的使用,只将它用于容易还清的小额消费,不再把信用卡当作是投资工具了。这样一来,我的负债情况可以得到改善,那么银行对于我的信任也就慢慢增加了。除此之外,我也会努力工作,努力让自己的收入更高,这样银行也会认为我是更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人,我的信用额度自然也会水涨船高。
我想说的是,生活就像一场高深莫测的奇幻冒险,我对于自己未来的信用额度充满了希望。虽然现在只有350,但我相信,通过努力,我也能变成一个让银行刮目相看的“大款”!话说回来,350也够我下个馆子,买几本书了,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嘛。